一、学院简介
计算机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76人,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32人,博士23人,拥有中原工学院特聘教授4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河南省优秀教师2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2020年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网络工程系为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学院拥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个、省级一流课程7门,省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2个,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38项,出版教材五十余部。
学院建有省级虚拟仿真教学实验中心、校级实验示范中心等,建有三个专业机房、物联网及组成原理实验室、网络实验室、信息安全实验室6个专业实验室,人工智能实训室、物联网综合实训室2个专业实训室,另有ACM训练室、DROPS网络安全训练室、学生科技活动室等3个学生课外活动室。实验室面积1200多平方米,各类设备1900余套,资产总值2660余万元。
学院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开放实验室、科研学分、科研项目活动小组、参加全国及河南省的学科竞赛等环节,有效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学生连续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大赛、ACM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华为ICT大赛等比赛中获得佳绩。近五年,学院学生获得国家级竞赛55项、省级竞赛228项。学院先后在北京、上海、郑州等城市建有校外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基地,现有河南省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2个。
学院拥有河南省重点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及硕士学位授权点,2018年获批为河南省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支撑学科。经过长期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形成了“机器学习与图像处理”“数据分析与自然语言处理”“网络与信息安全”三个学科方向。电子信息类形成“智能视觉计算与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与知识表示”“信息安全”三个方向。并招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术型硕士)和电子信息类(专业型硕士)硕士研究生。目前,我院先进计算研究方向的科研开发和社会服务能力处于国家前列,在网络安全评估、网络舆情内容分析、医学图像处理、医学文本分析和数据可视化等研究领域的科研实力位于河南省前列。建有“河南省工业互联网安全大数据发展创新实验室”“河南省本科高校智慧教学管理创新研究实验室”“郑州市文本处理与图像理解重点实验室”、中原工学院和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联合成立的“电子档案技术研究所”“大数据资源管理与系统安全评估”校级协同创新中心、中原工学院“并行处理技术与应用研究中心”等学科平台。学院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建设有“中原工学院-联通联合实验室”“中原工学院-华成联合实验室”“中原工学院-鲜境物联联合实验室”。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基金7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1项,获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在各类专业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被SCI、EI、ISPT检索收录论文38篇,科研入校经费2700余万元,有多项成果在社会上推广应用。
二、专业介绍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信息安全)【河南本科一批录取】
(1)、(国家工程教育认证通过专业、国家一流本科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工学 四年制本科)
专业特色:本专业1994年开始招收“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本科生,是河南省较早招生的本科专业之一,1999年专业更名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9年获批河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020年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同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以新工科建设为引领,工程教育认证理念为导向,根据社会经济发展人才需求,跟踪专业前沿,及时更新授课内容,设置大数据、物联网和嵌入式课程;坚持产学研协同育人,依托省级教学实验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和校外实习基地,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积极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经过不断探索和持续改进,本专业已形成如下办学特色:(1)全面贯彻基于产出(OBE)的工程教育理念,培养与国际接轨的计算机工程技术人才;(2)强化创业创新和专业竞赛活动,推进创新人才培养。
核心课程:程序设计基础、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操作系统、软件工程、编译原理、嵌入式系统。
师资力量:本专业现有专职专业课任课教师1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0人。其中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优秀教师1人,省级其他高层次人才1人。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计算机系统、网络等基本知识、理论和实践技能,具有计算机系统、硬件设计、软件工程、网络规划、算法分析等方面的专业素质,能从事各类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维护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人才。
考研就业:学生评价满意率保持在90%以上;学生学习主动性不断增强;本专业历届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就业率、就业薪酬等方面在中原工学院50多个专业中均名列前茅,毕业生初次就业平均年薪7.5万元。考研率逐年上升,2023年考研上线率首次超过40%。
(2)、(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 网络工程专业(工学 四年制本科)
专业特色:本专业自200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是国内最早一批网络工程专业。2009年建成河南省特色专业,2013年建成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22年建成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拥有河南省网络工程教学团队,建有河南省网络安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河南省网络舆情监测与智能分析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本科高校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等。近三年获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10余项,建成省级一流课程4门、国家及省级优质教材10余部,专业学生参与全国高校互联网应用创新大赛、华为ICT大赛、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网络技术挑战赛各类学科竞赛活动屡获佳绩。
核心课程:程序设计基础、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操作系统、软件定义网络技术、TCP/IP网络编程、物联网与嵌入式系统开发、路由与交换技术。
师资力量:本专业现有专职专业课任课教师14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6人,具有博士学位5人。拥有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省青年骨干教师和省优秀教师各1人,1位教师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做博士后研究,2位教师赴加拿大学习高等教育教学法,6位教师先后在河南省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奖,9位教师获学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应用型网络工程技术人才需求,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具有扎实的数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网络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跟踪网络工程前沿领域发展的能力,能够在网络工程及计算机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或网络智能应用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及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人才。
考研就业:学生评价满意率保持在90%以上;本专业历届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就业率、就业薪酬等方面在中原工学院50多个专业中均名列前茅,毕业生初次就业平均年薪7万元。考研率逐年上升,2022年就业率95%,专业对口就业率89%。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高质量人才。毕业生能在国家机关、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及信息产业从事网络工程相关的研究、设计、开发、维护、管理与服务等工作。
(3)、信息安全专业(工学 四年制本科)
专业特色:本专业自2018年开始招生,按照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面向高速发展的信息安全产业,建设了涵盖理论基础、专业方向与工程实践的完善的课程体系,开设有物联网安全、云计算安全、区块链技术等前沿课程,凸显大数据时代下智能化安全的专业特色;与行业优秀企业合作建设了一批省级、校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培养学生扎实的工程实践基础,增强就业能力。建有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改项目3项。
核心课程:程序设计基础、离散数学、操作系统、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密码学、网络安全技术、渗透测试技术、信息系统安全测评技术。
师资力量:现有专职教师17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7人,具有博士学位7人。培养目标:面向信息安全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培养系统掌握信息安全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工程技能,具有信息安全技术开发、应用服务等方面的专业素质,能够在计算机、通信、电子信息、电子商务、电子金融、电子政务、军事、公安等行业从事信息安全研究、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人才。
考研就业: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具备较强专业素养的高质量人才,就业于河南联通、中体彩、天融信、智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安全相关工作。多名毕业生考取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等知名高校硕士研究生,录取率27%。
三、近年来生源情况
学院高度重视生源质量,多措并举提高优秀生源的报考率和报到率,生源质量稳步提升。学院通过加大宣传力度, 利用网站、微博、公众号等各种媒介加强招生宣传,组织师生深入中学进行宣讲,深化生源基地建设,发掘优秀生源;同时吸引校友、社会资金形成奖、贷、勤、助、补、减等奖励和资助机制;利用多种途径充分展示学院各专业的综合实力与优势,让社会各界和广大考生了解专业特色,增强学院社会美誉度。近年来,计算机学院各专业录取分数和第一志愿率名列全校前茅,生源质量逐步提升。
四、计算机学院历年分省分专业录取分数查询
计算机学院分省分专业录取分数详情,请按以下路径查询:中原工学院——招生网——信息查询——历年分数统计。
网址:https://zsc.zut.edu.cn/lqfscx.jsp?urltype=tree.TreeTempUrl&wbtreeid=1063